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为生计砸毁象征进步的机器誓死捍卫手工生产

来源:欧宝app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4-03-15 15:03:30

  18世纪60年代的一个平静祥和的夜晚。在英国兰开郡有一个商人家庭,男主人40余岁,他本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却通过个人聪明的才智发明了一个纺织机,赢得了大量的报酬。

  当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家中享受晚餐和来之不易的幸福时,一群暴徒冲进了他们的家中,砸毁了男主人辛辛苦苦发明出的纺织机,还将他们粗暴的赶出了自己的房子,同时纵火点燃了他们的房屋。

  这群暴徒口中喊着:你制作的害人机器见鬼去吧!男主人无奈,只能带着他的家庭来到了英国的诺丁汉郡,为了生计他和朋友合伙开了家纺织厂,结果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利润,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那个男主人名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而他发明的纺织机则是大名鼎鼎的珍妮纺织机。

  此后,这一幕不断的出现在历史上。新技术的产生使得工人大量失业,因而仇恨不断的在这些普通民众心中滋生。而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开展,这些滋生的不积极的情绪逐渐酿成硕大果实,冲击着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

  大约数十年后,英国国内酿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人起义,失业的工人纠集成伙,有组织有纪律的焚烧、砸毁机器,通过暴力的方式迫使雇主让步。

  这场工人起义被命名为卢德运动,英国政府拿出了强硬的措施对起义的工人进行和屠杀,扑灭了工人运动的熊熊烈火,并且推出了一系列专利法、发明法等政策,来鼓励创造高效率的机器来替代人工。

  此后,工人运动虽然此起彼伏,但都没有动摇英国的产业政策。也正是因为英国这样的强硬政策,英国才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而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发展,让我们再次面临了十八世纪晚期和十九世纪早期英国工业革命所遇到的问题,所以卢德运动这场运动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被人们重新提起和思考。

  在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之前,实际上英国政府是极度拒绝机器发明的。早在1551年,爱德华六世就曾经颁布了一条禁止使用起毛机的法令。而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起毛机的高效率对这个行业危害太大,根据史料描述一个工人和一个儿童利用起毛机工作12个小时相当于一个工人工作88个小时,还有说法是一个工人和两个儿童利用起毛机可以相当于8个人的工作量,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起毛机能够代替剪绒工的工作。

  在当时,剪绒工是呢绒工人中的贵族。他们负责的步骤难度极高,仅仅剪绒一个步骤,工人需要用一把40磅重的手工剪刀,站在4英尺的高度,精密的保持两片刀刃在37°左右的开合角度,才能保证工作顺利的完成,而他们的工作质量优劣能直接影响到成品呢绒制品20%左右的价格。这群高级工人工资较高,他们组成了一个又一个严密的行会,以强硬和团结著称,雇主常常都奈何他们不得,同时他们实行严格的学徒制度,学徒年满7年才能够出师接活。

  所以就不难理解起毛机对他们工作的杀伤力了,一旦这样高效率的机器大规模的使用,剪绒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将会极速下降。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起毛机等纺织机器从偷偷使用,到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到政府完全遗忘曾经的法律任由工厂主使用,1809年英国甚至彻底废除了所有呢绒行业的保护法令,工人群体想要保护自身再也无法可依。

  大多数人看工业革命只看到了英国经济的繁荣和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却忘记看到了英国社会的分裂。工业革命造成了更大程度的贫富差距,一跃而起的工厂主慢慢成为了国家新的主人,而工人们则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生存问题。

  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多下降了70%左右,一些操作难度较低的工种工资下降了97%直至消失,而剪绒工的工资水平也降低了60%以上。

  尽管新产业的诞生产生了更多的就业,但就比例来看,失业的人数显然多于新就业的人数。如在约克郡的使用机器的剪绒工人从100名上升到了1462名,但同时1170名传统的剪绒工失业,1445名剪绒工处在半就业的状态。

  有一些剪绒工是在前线归国复员的老兵,他们向议员寄了一封匿名信信表达自己生活的绝望,信中这样写道:

  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为保卫这个国家服了6年,8年甚至10年的兵役,现在这个被保卫的国家在和平之后却把我们送去挨饿!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工人们对未来普遍悲观,政府也拿不出好的政策去帮助工人,于是乎革命的情绪不断酝酿,一场又一场的起义和接踵而至。在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到最辉煌的时期,工人们的反抗运动,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蒙上了一层阴霾。

  在大规模广泛的暴力运动之前,实际上工人阶级采用的是和平改革外加小范围突袭方法,希望资产阶级统治者能够大发善心,来提升工人待遇。此时站在运动第一线的就是当时英国最具有势力的剪绒工协会:简明协会。

  简明协会是一个严格的行业工会,他们拥有严肃的入会宣誓仪式、缴纳高额的会费,同时拥有统一的会员标识,由中央到地方一套完善的分会结构,甚至也有一些秘密行动小团队。

  1802年,当起毛机开始引入英国威特郡的时候,剪绒工人为自己手头的工作奋起反抗,在接连的特种行动中,工人们破坏了3座工厂,同时还有别的6所工厂蒙受了损失。他们蒙面闯入工厂,同时拿着自己工作用的剪刀,高喊着为了生计!等话语,毁坏了工厂,最严重的莱丁顿工厂遭到了完全的摧毁,损失超过了8000英镑。

  此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迅速逮捕了肇事的工人,但在审判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因为爱德华六世100多年前的法令仍然没有废除,因而到底是工厂主先违法还是工人先违法, 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尽管找不到直接证据,但简明协会很可能和这几场袭击工厂的事件有关,他们之后顺水推舟,利用约克郡呢绒商人本杰明·高特非法雇佣学徒,展开了长达4个月的高特大罢工,声势浩大,但成果甚微,仅仅是高特放弃雇佣学徒了事。

  简明协会的领导人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准备利用群体性罢工和的方式,争取工人的权利。从此开始了为时7年的立法斗争。他们提出了要恢复起绒机的禁令,同时要求限制其他机器数量,提高工人待遇等。简明协会一度获得了3.9万人的签名支持,他们通过合法的手段将诉求将其提交到下议院。

  然而议会中贵族和资产阶级占到了主要成分,他们并不会考虑工人阶级的想法。于是又通过合法的手段,将这项议案不断的搁置不表,长达数年的时间。到了1809年,乔治三世宣布废除所有呢绒行业的旧法令,宣告着简明协会领导的和平改革运动的失败。

  事情已经很明了,英国政府打算通过强硬的产业政策,来推动产业升级,用机器来完全代替手工生产。在劳动者保护法匮乏的当年,这批失业的工人得不到政府、社会的任何救助和保障,慢慢的变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

  1810年代,英国受到了拿破仑的双重打击,一种原因是战争的泥淖,另外一种原因是欧政策,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小麦价格的高速失控。小麦的价格一度达到了120先令/夸脱,而当时连剪绒工这样曾经的高级工种也只有8-12先令/周,一个童工一天只能挣1个先令。

  此时,织袜机器的广泛运用成为了卢德运动的导火索。织袜机能高速的缝制袜子,但质量奇差、价格低,一下子冲击了市场,使得无数传统织袜厂纷纷倒闭,工人失业。工人们曾经呼吁工厂主不可以使用织袜机,但收效甚微,于是展开了一场暴力运动,即为卢德运动。

  卢德之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莱斯特郡,一位名叫卢德的工人率先砸坏织袜机;一种说法是卢德是传说中的人名。这场运动以剪绒工为核心,包含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下层民众,声势十分浩大,一度让英国国内叛乱的军队大于在欧洲战场上和拿破仑作战的军队。

  1812年2月到1813年1月,卢德运动在约克郡迅速的扩散开来,他们纷纷冲进机场,砸坏夺走他们工作的机器,使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受损。而英国政府也展开迅速的回应,颁布了《保障治安法案》通过暴力机关对卢德分子进行。

  起初,由于卢德分子内部严密的纪律性,军警的和搜查收效甚微。卢德分子往往在夜里集结,有时会蒙面,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往往是机器或者是工厂的产品,同时不会掠夺工厂主的任何其他私有财产,一旦达成目标,小队的领导者会进行点名(通常是叫代号)。他们人数众多但极为分散,常常十几号人就能完成对一个工厂的摧毁,使得资本家和英国政府极为头疼。

  兰开郡的卢德分子提出了一些政治需求,如对下议院进行改革,吸纳一些工人阶级的个人充当议员等等,这些倡议之后成为了英国运动主张的一部分。

  卢德运动的一个领袖乔治·梅勒曾经表示,这样的行动直到那些工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手艺来养活自己的孩子为止,同时表示我们摧毁这些机器,毁坏这些财产看起来是一种敌对的行为,但这却是一次次有力的行动,是一种号召!

  经过这些运动之后,工厂主渐渐妥协,许多呢绒商关门息业或者开始收起自己的机器,但仍然有一些特别顽固的大型工厂仍在抵抗,而这就是卢德分子接下来的目标,运动进入了第二阶段。

  但这时候他们遭遇了挫折,如乔治·梅勒曾率领数十名工人在夜间攻打罗福尔兹工厂,他们被挡在大铁门前无可奈何,携带的铁锤只能砸出一个小小的窟窿。他们暴露在卫兵的视野内,被射杀数人,最终只能在官军到来之前仓皇撤退。

  两个受重伤的卢德分子被丢弃在工厂前,被政府严刑拷打,也未曾透露半分情报。在下葬的时候,数千民众聚集过来为死去的卢德分子哀悼,让政府十分危难。

  于是乎,卢德分子的士气大跌,身份也被暴露。找不到出路的工人们只可以通过最后的不理智手段:暗杀。1812年4月28日,梅勒通过暗杀,刺杀了一名富有声望的工厂主霍斯法,一下让卢德运动陷入道义不正的险地当中。当地的百姓纷纷认为卢德分子是残忍的,不法分子也拿着卢德分子的旗号进行抢掠,卢德分子也就此分崩离析。

  1813年1月12日举行了一场对卢德分子的集中审判(众多零星审判中的最大一场),66人中包括乔治·梅勒的17人被判处死刑,6人被判处7年流放,1人被判处终身流放,16人被保释,其他人无罪释放。持续将近一年的卢德运动就此平息。

  而英国政府为了本国的长久发展,毅然决然推行强硬的产业政策,保护新发明和新创造,势必要让先进的机器生产全然代替掉落后的人工生产,从而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尽管如此,卢德运动的继承者们仍然活跃在英国社会,他们有时候和工厂主爆发零星的冲突,有时候以工会的名义提出新的政治诉求。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英国的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工人阶级通过和平、请愿书、甚至暴力冲突等方式,为自己争夺到了选举权和各种社会保障权利。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卢德运动的解释都是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而形成的起义,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卢德运动中的工人并非将矛头指向工厂雇主,而是指向能够取代他们工作的机器。这场运动,其实就是工人们誓死捍卫手工生产的一种运动,尽管机器生产效率更加高,但眼前的生计难以为继,对于工人来说,哪儿还顾得上未来?

  其实在纺织业发达的不少欧洲地区,人类对于机器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德意志地区,因为工人行会的实力太过强大,工人能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选择将机器的发明家扔到水里淹死,从而保住了他们的饭碗,但其后果也是致命的。

  对于机器的态度直接影响了英国和德意志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水平,英国一系列的专利法、发明法等强硬的产业保护政策让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地区发展和完成,成为了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但这中间是无数工人、殖民地百姓、奴隶的血与泪。

  这样的重商主义策略侧面证明了,自由市场和自由竞争是无法催生工业革命的,先勿论垄断公司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假如全然放开,做小政府,那就连国内各种利益集团的矛盾都难以调和,连时代发展趋势都难以掌握。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人阶级的活跃,欧美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失业工人的保障法案,包括8小时工作时、辞退补贴、失业补贴、转业技能培训等等的公共服务,帮助那些在新技术的冲击之下失业的工人重新找到工作,使得卢德运动这样的非理智、暴力运动在历史上慢慢销声匿迹。

  但如今,仍然有许多人以新卢德分子自诩。他们担忧在AI和新的网络技术出现之后,社会上会出现集中性的大规模失业,以及扩大化的贫富差距,因此导致社会动荡,因此他们坚决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这其中就包括美国天才科学家卡辛斯基,他智商167,16岁就考入了哈佛大学数学系,本硕毕业后用数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他为抵抗新技术的发展断然隐居,连续18年的时间给美国著名的科学家邮寄炸弹,造成3人死亡和20人受伤。他向美国报社邮寄了一封信件,称假如能公开自己的学术论文自己就会停止,而那篇之后在《》、《》发表的论文名叫《工业社会及其未来》(Industrial Society & Its Future)。

  工业化时代的人类,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所控制。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人类亲手制造出自己的克星;如果是后者,那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工业化社会的机器终端,只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中。

  此论一出,不少人为卡辛斯基求情,甚至有人想让他当总统的,但之后卡辛斯基仍然没有逃离法律的审判,最终被他的哥哥和嫂子揭发藏身地,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正是因为卢德运动的代表性,成为了历史、经济学家研究的热门。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断的减少因为新技术产生而导致的负面影响,